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我县紧扣“兴业富民强县、跨越振兴发展”主旋律,坚决打赢产业升级、项目建设、脱贫攻坚、城乡建设、民生改善“五大攻坚战”,建设富裕林甸、美丽林甸、和谐林甸、幸福林甸,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
一是突出项目建设,全力做强工业经济。按照“补齐短板、骨干带动、工农融合”的思路,把上项目、抓招商、建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举措,千方百计提升工业综合实力。第二产业财税贡献率达到50%以上。
二是发展现代农业,加快推进脱贫攻坚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,壮大农业农村经济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、稳定脱贫。坚持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按照2018年整体脱贫、2019年通过验收、2020年全县摘帽的脱贫攻坚安排,对之前已脱贫的21个贫困村、3.28万贫困人口,根据国家新的贫困退出标准,采取“回头看”,进行“补课”,并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防止返贫。
三是强化温泉引领,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。充分释放温泉集聚效应,发展温泉关联产业,进一步激发第三产业活力。提升温泉旅游档次,完善温泉旅游发展规划,避免温泉旅游“低端化同质化”发展。突出“休养、疗养、保养”主题,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,培育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。
四是加强财源建设,增强保障发展能力。充分发挥财政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。巩固主体财源,提高税收贡献率。扶持具有生产潜能的企业尽快恢复生产,发展壮大财源。培育新兴财源,积极引进一批高税收、高附加值的大项目,促其尽快达产达效,增加财政收入。
五是注重功能提升,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,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,确保各项规划执行到位。加快城市建设,解决房地产去库存、棚户区改造、拆迁安置等遗留问题,依法规范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,改善群众住房条件。完成自来水厂升级和供水管网改造,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。建设美丽乡村,完成剩余1.8万户农村泥草(危)房改造。保护生态环境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加强环境监察,严控工业“三废”排放。
六是持续改善民生,着力增进百姓福祉。持续提高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,集中力量推进实事惠民。未来五年,新增就业8500人,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5%以内;推进全民参保,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;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,实现应保尽保;提高医疗保障、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水平,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。发展社会事业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推行医联体工作模式,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
七是坚持改革创新,切实增强发展活力。着力深化各项改革,主动承接上级改革规定动作,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改革事项。全力推进创业创新,开展“互联网+”行动,推动互联网与工业、农业、旅游、商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,支持电商平台延伸服务领域,拓展全民创业创新空间。